今天是: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资讯广场
最新公告
阳光动态
公益消息
信息共享
政策法规








公益消息
依托社区打造“三个一”工程 沪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忧
     “少数民族毕业生要创业、就业,找街道”,在就业形势紧张的背景下,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的一幅红色海报引人注目。自从本市率先把社区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和抓手以来,社区民族工作领域已从最初的帮困救助发展到如今的社区与少数民族双向服务,即一方面鼓励社区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入学、医疗、生活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少数民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建设服务。目前,本市社区民族工作已拓展至全市18个区县的200多个街道(镇)。
      为充分发掘社区资源,本市试点开展“三个一”工程,即设立一个民族服务窗口、一个24小时服务维权热线、一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络站,畅通了少数民族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少数民族与社区成员间的双向沟通。宝山区顾村镇是本市主要经济适用房基地和大型居住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员数量增长很快。顾村镇专门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受理少数民族群众户口迁入、创业开户、医疗保险、求职就业、生活救助、伙食补贴、中高考咨询、住房问题和邻里纠纷等八大类事项,并当场协调有关部门处理或答复。同时,该镇还设立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和3个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络点,落实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答复、有记录。
  “窗口、热线、联络站”靠什么运作?如何将服务落到实处?一方面依托少数民族联合分会或联络组,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义务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民族事务专业社工,拓展服务社区少数民族的领域和手段。2007年,本市率先在浦东、卢湾等区进行专业社工项目服务试点。沈欣和王君强成为在花木街道的首批上岗的两名少数民族社工。当他们在上门走访中,了解到街道内一些行动不便、独居、空巢老人对清真餐需求迫切之后,对少数民族老人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之后,花木街道和社区内清真餐厅达成送餐服务协议,目前已有18位少数民族老人成为受益者,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服务形式采取老人点餐灵活制,就近挂靠,每顿8元钱餐费街道还补贴一半。家住牡丹小区的回族居民杨景兰和老伴李武权高兴地说,“有清真餐厅上门服务,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犯愁了。”
  本市现已逐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族工作网络,目前每个社区都有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关怀送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心坎上。记者了解到,宝山区顾村镇成立了民族联谊会、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组、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三个组织。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所属41个居委会现在都建立了民族工作小组,形成了一支110人组成的民族工作队伍,还拥有一支65人组成的少数民族联络员、志愿者、清真监督员队伍。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白彦平

  

 
 
© 2009-2010上海浦东阳光慈善救助服务社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214080号 网站建设求创科技